關注丨省住建廳以數字化監管為核心,深入貫徹落實《建設工程勘察質量管理辦法》

2023-07-19 0

640.png

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是工程建設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工程勘察是保障工程質量的前提與基礎,勘察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工程后續建設環節能否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建設工程質量、投資效益和使用安全。由于工程勘察具有作業時間不定、周期較短、作業速度快、流動性強、過程不可重現等特點,長期以來,傳統監管手段難以對作業現場實施有效監管。

2021年4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第53號部令修改發布了《建設工程勘察質量管理辦法》,新增工程勘察質量監督部門應當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開展工程勘察質量監管,提升監管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

為細化落實《建設工程勘察質量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15號發布,建設部令第163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53號修改),我廳將勘察監管數字化改革作為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扎實推進三抓三促行動的重要內容,針對調研中有關單位和群眾反映的“缺孔少鉆”“編造勘察原始記錄”“出具虛假勘察報告”“惡意低價競爭”等行業亂象,堅持問題導向開發建設了“甘肅省工程勘察質量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并在蘭州市、嘉峪關市、蘭州新區前期試點的基礎上,于2023年3月30日,印發《關于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的通知》,在全省范圍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

文件印發后,全省各地積極開展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工作,累計已有120家勘察單位,1392名從業人員、設備689臺套在系統注冊;314個項目實施信息化監管,在線記錄4852個勘探鉆孔信息。通過與“甘肅省勘察設計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互通,保障了勘察單位和人員的真實性。通過與“甘肅省工程建設圖紙數字化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提升了項目勘察成果的審查效能,助力工程質量提升。通過勘察平臺對勘察過程內業、外業的監管和對過程的實時記錄,有力規范了企業勘察行為,保障了勘察質量,提升了監管水平。

推行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監管是落實《建設工程勘察質量管理辦法》的具體舉措,強化《工程勘察通用規范》等建設工程強制性規范監督實施的關鍵措施,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監管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夯實行業高質量發展基礎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廳將進一步優化“甘肅省工程勘察質量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壓實項目屬地監管責任,通過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改變過去只重勘察成果審查的做法,更加注重前端治理,著力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工程勘察監管新機制。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国产农村一级毛卡片无码-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视频免费